阿拉比卡,就一定代表好咖啡豆吗?
大家上过自然课就应该记得,以最传统生物学上的定义,物种是指一群可相互交配生殖,或具此潜力之天然族群所组成的群体,且与其他群体间具有生殖上的隔离,或是大家也该记得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层级。而我们喝的咖啡其实不是同一物种,而是属于茜草科Rubiaceae、咖啡属Coffea下的几十(有人说是上百种)的不同物种。因为咖啡的原生地在埃塞俄比亚一带,那边散落了上百种的咖啡野生品种,只是大多数都不具商业价值,所以我们现在消费的大多数咖啡,是商业种植而来的,而且主要来自三个种:阿拉比卡(Coffea arabica)、罗布斯塔(Coffea canephora)、赖比瑞亚(Coffea liberica)。
2、罗布斯塔据信是源流自阿拉比卡的变种,但是具有强壮、抗病、容易栽种、产量大的优点,但是口感较为苦、重、香气比较弱、咖啡因较高,所以价格便宜,市场上没那么受欢迎,目前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
3、赖比瑞亚现在很少有人种了,市场上量其实很小,它的豆身大颗、但是滋味平淡,所以不受市场重视,但是据说马来西亚白咖啡的源流就是用了赖比瑞亚咖啡,才有那特殊的风味。
以上讲的是咖啡的物种,但是因为中文的不精确,或是被人乱用,品种这个名词常被跟物种弄混。品种应该指的是人类在栽种作物时,刻意选拔出来具有特殊性状的种类。就像猫有分美国短毛、日本猫、暹罗猫、波斯猫等等,他们具有不同的外表特征(毛长、体格、个性)等等,但都属于家猫这个物种,而且可以互相交配产出下一代,只是特征性状会因为混种而乱掉了(可能就叫米克斯了)。而咖啡也是一样,因为阿拉比卡全世界大量种植,所以各地人为选育出了很多具有特殊风味、特色的品种,如铁比卡、波旁、卡度拉、卡度艾、艺妓(geisha)等等,但不管他们有怎样的特征、口味差别,都是属于阿拉比卡的这个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