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对茶和咖啡,哪个是真爱
英国人嗜茶,这是举世皆知的。但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初,整个伦敦都泡在咖啡里而不是茶里。英国的男人由酗酒改成酗咖啡,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酒馆里喝醉了就跑去咖啡馆用咖啡因清醒一下,再跑去酒馆继续喝。
塞纳左岸咖啡店加盟
约输·爱福林1637年的日记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参考文献,是一位土耳其难民把咖啡带到牛津的。这种饮料受到学生与大学教授的欢迎,他们发现它的刺激性对于熬夜苦读有所帮助。牛津咖啡俱乐部最终成立,后来成了英国皇家学会。1650年左右,一位叫乔布的犹太人开了第一家咖啡馆,名叫天使。不久,另一家咖啡馆也出现在伦敦,在麦山的圣米歇尔山谷,由一位名叫帕斯夸·罗赛的希腊人所建立的。
这种新饮料有它的支持者也有反对者。17世纪一位厌恶咖啡的评论家就抱怨咖啡是“由老面包皮与烧过的皮革碎片制成,再敲打成粉末”;另一位则将其形容成“煤灰的糖浆与旧鞋的精华”。威廉·柯贝特(1762~1835),一位政治家、改革者与经济学家,是他的朋友圈里少数几个斥咖啡为“泔水”的人。

咖啡馆对于生意人更显得重要--可以在那里开会、达成交易、签订合约及交换信息。这些咖啡馆还是近代庞大机构团体的诞生地,如证券交易所、波罗的海保险公司及劳埃德保险公司。咖啡馆还是一个艺术家、诗人与作家、律师与政客、哲学家与贤者灵感的源泉,他们都有自己最爱的聚集地。在山缪·派布斯(1633~1703)的日记里记录了许多他所去过的伦敦的咖啡馆。
英国的咖啡馆为最早的现代出版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莱顿主持的威尔咖啡馆的咖啡聚会,确立了从威尔咖啡馆一直传播到文学界的文学鉴赏标准。而咖啡馆内的自由辩论,则是早期的中产阶级媒体如《清淡》、《旁观》、《卫报》的基地。这些报纸杂志的编辑,根据在咖啡馆观察到的情景和在那里参与的谈话——听到和讨论各种消息的留言蜚语,了解到众人的意向,并形成一致的观点,最终形成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