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了的中国咖啡文化
谈起咖啡,就不难想起喝咖啡的场所——咖啡馆。想象一下,在昏柔的光线下,那深色的木桌木椅,桌上的咖啡中那一支细柄的不锈钢勺,那一小壶淡奶,小磁桶里面的小包砂糖等等。你随意往那一杯咖啡中加些淡奶,然后撕开一包糖,于是,你听见砂糖翩然洒落的声音。这种氛围会骤然将你带入到一个很遥远的世界里,仿佛只有这个世界里谁也看不到谁,谁也妨碍不到谁。向往咖啡馆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情调,这是咖啡馆天生应具备的一切。其实,感觉和情调都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所以就只能凭感觉了。

异化了的中国咖啡文化
而今天我们国内的咖啡馆绝大部分都被异化了,在人们眼里,它只是高消费场所。5年前,星巴克咖啡要四十到五十元,卡布奇诺要四十元一杯,而在上海金茂55层内,喝一杯普通的咖啡就要五十五元呢。而真正的咖啡馆的意义就在
于为人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人们相约在咖啡馆内,随便聊聊,谈一下最近的生活状况,工作状态,有别于,在自己家中,在办公场所那种单调的情形。然而,日本的咖啡馆确是我们应以借鉴的地方,感觉它就出现在都市的深处,一个普通的公共场所,一个半透明的,又低语不止的地方。
在日本,一杯咖啡的价钱相当于人民币12到13元,日本的年轻人把去咖啡馆看做都市生活的一部分,是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咖啡馆一逐渐成为日本各大城市街头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日本的绝大多数咖啡馆并没有原样移植了欧美的风格,也没有像我国那样装修的非常豪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日本是时尚潮流的最忠实的拥护者,但日本的咖啡馆则更多的表现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日本的咖啡文化: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处世哲学静静地延伸着,一杯咖啡冷了,会有另一杯咖啡在灶上沸腾,一个咖啡馆死了,总会有另一间咖啡馆另一个街角重生,咖啡馆就这样在日本生存者。
我感觉,真正的咖啡文化应是,人们在咖啡的消费观念上绝大程度上,应该是情感消费,文化消费和时尚消费,而不是单纯的时尚消费和证明身份的消费。 其实,异化了的中国咖啡文化只是咖啡文化真正融入我国的一个经历阶段。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咖啡,真正的“咖啡文化”即将到来,那是属于中国自己的一种咖啡文化,不予任何国家相同,只是属于自己的。那时候,遍地生成的咖啡屋将会成为人们交谈、听音乐、休闲的好地方。无论是新鲜研磨的咖啡豆,还是刚刚充好的热咖啡,都散发出馨郁的香气!
前景无限美好的中国咖啡文化 中国咖啡种植集中在云南省和海南省,云南产量较大,近年年产2.6万吨左右,占全国产量的90%。云南咖啡据说是七八十年前由法国人传过来的。主产品种是阿拉比卡Arabica,即所谓的小粒种咖啡,国内俗称云南小粒咖啡。云南优质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咖啡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种植区以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州。云南自然条件与哥伦比亚十分相似,即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出产的小粒咖啡经杯品质量分析,属醇香型,其质量口感类似于哥伦比亚咖啡。自然条件形成了云南小粒种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早在五十年代,云南小粒种咖啡就在国际咖啡市场上大受欢迎,被评定为咖啡中的上 品。而今,出产在中国自己土地上的云南咖啡,以其高贵的品质,低廉的价 格,将推动这一潮流,引导这一时尚,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咖啡品牌,从而拥有中国自己独特的咖啡文化。
我相信: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在经历了咖啡文化被神化和异化之后,将会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特色的中国咖啡文化,它也许会和中国的茶文化一样,经过洗礼和考验之后,会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拥有中国自己独特的咖啡文化,这一章,将有我们自己来书写!
请您也来一杯咖啡吧,这是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