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零售竞争再次升级,生鲜咖啡入场,瑞幸咖啡
在以前,咖啡是属于专业壁垒比较难以突破的行业,专业性强,品质要求高,而瑞幸咖啡的入场,咖啡新零售概念的灌输则让这个壁垒变得薄弱了很多。对于普通的咖啡消费者来说,他们应该真的很难区分瑞幸的快餐咖啡机与双头半自动意式咖啡机萃取的咖啡有什么区别,他们在乎的更多是价格,这也让瑞幸咖啡即便是以一种不合常理的速度进行拓店,依然可以生存的原因之一,价格低自然有更多人愿意去尝试。
生鲜类—苏宁狮子咖啡
狮子咖啡,是苏宁小店打造了一个自主咖啡品牌。
咋听起来和最近的瑞幸模式有点像,但多了一个无人售卖的自助咖啡机。
苏宁小店介绍:苏宁小店主要围绕用户和用户家庭的“厨房”,主打生鲜、果蔬、热鲜食等品类,致力打造成为每个社区的“共享冰箱”,让用户的日常,尤其是缺乏集中采买时间的工作日期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到最新鲜的食材和最美味的熟食。
当笔者看到这些信息之后,脑中第一反映不是咖啡新零售,而是社区咖啡馆,感觉是不是很像?更准确的说,是很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咖啡馆”,虽然它的运作方式可能还不完善,离最终的形态还有差距。
“互联网”、“外卖”、“新零售”,这些概念也许不是中国独有的,但是在中国确实是发展的最好,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这与中国强大的内部消费能力有关,这一点,中国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而社区咖啡馆,嫁接在这些特色概念上,就形成了这种与西方很不同的运营状态,与存在方式。
我先不说社区咖啡馆了,回归正题,还是来聊聊咖啡新零售的竞争。
苏宁小店是属于生鲜新零售行业的,而我们知道在这一维度还有很多的强大竞品品牌:阿里系盒马生鲜,京东系京觅生鲜,各大连锁超市永辉、物美等等,还有每日优鲜与腾讯智慧零售6月13日启动战略合作。那么未来,生鲜市场会不会全面进驻咖啡零售行业呢?就笔者看来有很大的可能性。
1、操作简单:与瑞幸及自动贩卖类似,一台全自动咖啡机,或一台自动贩卖机就可以了,多说需要一个人员傻瓜式操作,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
2、增加坪效:生鲜都是自带线下场地,放一台咖啡机,一个操作台,占地很小,但是产生的坪效却很高。
3、配送:生鲜自带完善配送体系,无效再次投入打造。

速溶类—雀巢咖啡企业咖啡馆
雀巢近日低调上线了一个“办公室咖啡馆(Nescafe Office Cafe)”的项目,目前正在小规模测试阶段,目前开放测试的区域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议员工人数200人以上。
“无需额外预算,只需3-5m空间,即可让员工足不出户,随时享受新鲜研磨咖啡,打造高效愉悦的办公氛围”,这是雀巢办公室咖啡馆的介绍文案,无预算、空间小、足不出户、新鲜、现磨咖啡,这些与瑞幸咖啡对比如何?
瑞幸咖啡的扩张速度,与急剧恶化的咖啡细分市场竞争,真的很令人为瑞幸捏把汗,而竞争还不知如此,我们接着往下看。
超市咖啡—7-ELEVEN咖啡
其实不只是7-ELEVEN咖啡,包括711等比较知名的连锁便利店,都在提供咖啡,虽然在外送服务上,企业互联网的连接度还比较低,但是如果这些大型连锁便利店真正全面开启“线上+线下”的咖啡模式,将会造成怎样的冲击呢?

咖啡新零售—瑞幸咖啡
关于瑞幸咖啡,今天主要说的是其刚刚上线的“瑞即购”。

抛开讲故事的冲动,这就是咖啡自助贩卖机,雀巢咖啡的企业咖啡馆也是如此。
快餐咖啡 自助贩卖机
包括快餐咖啡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咖啡自助贩卖机咖啡零点吧等等,快餐类咖啡主要是结合餐来进行售卖,咖啡自助贩卖机主要就是便捷以及低价,平均一杯价格10元左右,咖啡质量偏低,快餐咖啡质量也如此。
而未来,咖啡生产端(咖啡豆、咖啡机)也可能加入战局,企业租赁咖啡机,咖啡豆、咖啡粉以及其他辅料售卖,都可能产生竞争。核心应该在于服务,如咖啡机维修更换、咖啡制作培训,咖啡机使用培训等等。
咖啡馆第三空间
好吧!笔者承认,对于咖啡馆还是情有独钟的,还是希望咖啡馆可以在未来有很好的生存空间。
我们今天说的都是瑞幸咖啡即将面临的严峻竞争态势,而这对于每一个咖啡馆经营者、连锁品牌是同样的。你的咖啡馆附近不知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者现在,就开了一家瑞幸咖啡,7-11咖啡或者其他提供咖啡服务的品牌,那么你要如何生存?
咖啡馆是可以依靠国内强大的外送服务体系,与咖啡新零售抗衡,而核心也不在外送,而是产品,以及差异化。

写在最后
瑞幸咖啡虽然一直在强调“100%阿拉卡比咖啡豆”的咖啡品质,但实际上却是不可否认的降低了咖啡的品质,把星巴克咖啡构建的行业壁垒、咖啡馆文化给戳破了,也把行业竞争带入了新的维度。
咖啡行业的火热发展,直接导致咖啡行业的细分服务维度越来越多,咖啡新零售、咖啡馆、自助贩卖机、咖啡+生鲜、咖啡+便利店、咖啡+快餐、咖啡西餐厅等等,而随着苏宁、雀巢入场现磨咖啡,这个竞争态势对于瑞幸将更加严峻。下一次,笔者要重新规划一下咖啡行业的图谱了,这距离上一次时间还很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