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咖啡加盟市场,2019年如何面对市场的挑战
中国咖啡加盟市场近十年依然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咖啡经济能够风靡中国,与中国咖啡消费群体随市场改革开放数量级不断增长壮大。市场形成一片红海总体因素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的繁荣带来消费场景的多元化需求,咖啡馆给早期成功人士不同的商务交流聊天的场所。咖啡自带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咖啡正在逐步和区域经济文化开始结合,如最早的台系咖啡、日系咖啡,特别美式咖啡、意式咖啡等与亚文化体系结合。使咖啡除了传统的聊天、谈生意等功能之外,又被附加了很多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了咖啡经济的又一成功典范。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催生了共享经济外卖经济进一步深化发展。互联网平台的兴起,让外卖咖啡逐渐成为了另外一种形式,使得咖啡变成了一种迅速普及的大众饮品。2019年已经开始,又有哪些趋势已经风起暗涌了呢?
新零售连咖啡的寒冬
2月20日,元宵节后的第二天,在北京万寿路15号万寿商厦一层经营茶叶专卖店的张先生看到,在自家门店对面的一家连咖啡店已经悄悄关了门。尽管平时交流不多,他对这家店的印象颇深,“他们店里平时就两三个店员,店面不大,基本没有人在店里喝咖啡,都是外卖配送员来取。刚开始店里看上去人气还挺旺,来取咖啡的人经常排长队。但是慢慢地,她感觉到人气越来越冷清。
连咖啡在北新桥附近的门店关的比万寿路这家还早。该店离北新桥地铁口不足百米,门店LOGO、店内设施等已经拆除、搬离。一名自称是该店面房屋中介的工作人员恰好在现场,他告诉小编,这家店已经关了一个多月,“我是去年8月接手这个片区的门头房,那时候这家咖啡店还是附近生意最好的店之一。”变化出现在今年1月。“1月底我过来收的房子,那时候店就已经关了。仅在我们平台上,连咖啡的门店就关闭了四五家。”该工作人员称。
据一名连咖啡门店店员透露,实际上关店的数量接近北京门店总数的一半,“现有的门店大概只有30多家。”除了北京,其他城市也存在关店潮。根据《经济参考报》的报道,此次连咖啡在全国关店比例达到30%至40%,其中店铺网点占比最高的上海目前仅有70多家门店正常运营,此前这一数字为120家。按照连咖啡铺设的400家线下咖啡站点计算,此次全国关店数至少为120家。
两个月前还宣布将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开设50家形象店的连咖啡,熬不住了。
近日,有消息称,自去年底至今,连咖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关闭了多家门店,资金链绷紧。小编走访发现,最多时在北京开店超过60家的连咖啡,如今开业的店面仅剩30余家;在营业的店面,订单量相比年前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连咖啡成立于2014年,是一个连锁咖啡品牌,早期以微信公众号为入口,为星巴克等咖啡品牌提供外送服务,2015年8月开始转型做自有品牌咖啡。借着O2O的风口,连咖啡迅速在外卖咖啡领域打开局面,2017年双十二期间单日销售峰值接近40万杯,并顺利获得两轮共计2.08亿元的融资。烧了2.08亿,连咖啡,凉了?
资本加持的咖啡新零售
2018年,以瑞幸咖啡、连咖啡为代表的互联网咖啡在资本加持下快速扩张。一年后,瑞幸咖啡在全国的门店数超过2000家,连咖啡也在北上广深开了400家“咖啡车间”。这些新晋咖啡品牌,普遍采取烧钱扩张的策略。但随着资本形势趋紧,咖啡品牌迎来变局。有连咖啡店员称,在补贴减少后,店内订单量开始下降,门店经营压力加大。此外,星巴克、Costa等巨头加入外送领域,使得外卖咖啡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面临洗牌。
仅2017年一年,连咖啡就发布了超过30款咖啡饮品,其中防弹咖啡、粉红椰子水等成为爆款。当年双十二期间,单日峰值接近40万杯,相当于星巴克1000家门店单日销售量。2017年底,连咖啡在北上广深的100多家“Coffee Station”已实现盈利。
然而2018年初“小蓝杯”瑞幸的出现,搅动了咖啡市场的局,也打破了连咖啡的舒适状态。

根据日后其宣布的数据,到2018年底,连咖啡的线下店总数为400家,在2017年底的基础上一年扩张了300家。开店,意味着烧钱。而这一战略,几乎是2018年咖啡市场的主基调,其中以瑞幸咖啡最凶。就在2018年7月11日瑞幸拿到2亿美元A轮融资后的第二天,瑞幸对外称其目前已“烧掉”10个亿,600多家店,覆盖13个城市,账面现金超过20亿人民币。去年双12,瑞幸又拿到2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升至22亿美元,短短一年时间晋升独角兽。
高成长速度背后却是流血不止。在销售模式上,瑞幸咖啡/连咖啡都对新客户采取补贴政策,不到10块钱就能买两杯咖啡;后期通过拼单的优惠,两杯咖啡售价30多元,这样的价格在星巴克只能买一杯咖啡。2018年前九个月,瑞幸咖啡的累积营收为3.75亿元,净亏损达到8.57亿元。根据其出售的杯量算,相当于每卖出一杯咖啡就亏损10块钱。
新零售的本质是服务还是模式?
在瑞幸咖啡、连咖啡等互联网咖啡品牌借助外卖方式迅速崛起之时,传统咖啡巨头也看到了这块大蛋糕。2018年8月,星巴克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与阿里旗下“饿了么”平台携手推出咖啡外卖业务,并于9月中旬在上海、北京上线,随后逐步延伸至全国.
整个咖啡市场进入寒冬之后,经历疯狂扩张的连咖啡关店、调整似乎也是无奈之举。不过,对于国内被刺激起来的咖啡市场,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到手的蛋糕。对于一路高歌猛进的新锐咖啡品牌来说,要活下来,就需要改变以往策略,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连咖啡的冷!瑞幸咖啡的热还是交给时间吧!咖啡行业从来不缺弄潮儿!